首页 >  匠工观察 > 

南京城市文化战略及其空间效应

发布时间:2016.05.04
1、引言

 

文化战略先后作为历史保护、城市复兴及至城市行销的重要手段,首先在欧美国家推广,后来很快扩散到全球各地。城市文化战略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包括复兴城市的能力(Bassett,1993;Bianehini,Parkinson,1993),在城市行销(Citymarketing)(Paddison,1993;Wu,2090;Evans,2003)、打造全球城市与提升城市区域地位的作用(Scott,1997;Kong,2000;Chang,2000)。不仅是欧美发达国家,亚洲国家的城市文化战略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包括首尔(Kim,Yoo,2002)、新加坡(Kong,2000;Chang,2000)、香港(NG,2002)、上海(Wu,2000;Wu,2004)等。

文化对城市发展的价值体现在文化资源、文化设施(包括文化标志和文化景点)、文化产业和文化凝聚力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认同的综合影响(Throsby,2002)。城市文化战略包含文化机构与设施、文化产品、新兴文化技术、文化事件、社区文化、公共空间文化复兴等多方面内容(Bassett,1993)。文化战略对城市的影响体现在社会、经济、政治等多个纬度。近年来,其目标和导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从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的城市文化保护,到80年代针对郊区化和去工业化的城市文化复兴,进而到90年代以后针对全球化、后工业化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城市行销、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复合。城市文化战略呈现出从文化保护走向刺激经济发展,从城市复兴走向城市营销的转化趋势。在此过程中,城市文化战略和城市空间的关系日益紧密而复杂。一方面,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场所营造、文化集群打造等基于空间的文化战略日益成为城市营销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城市文化战略的空间效应也更加显现。包括城市文化集群区域的出现,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构;也包括新的经济文化空间对城市原有功能空间的取代,以及由此产生多元复合的城市空间对传统城市分区格局的打破。
南京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著名古都,又是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城市发展既面临历史文化保护,又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问题。同时还面临激烈的区域内部竞争和全球化影响。上述背景下,南京市政府于2002年提出“文化南京”战略。那么,作为这样一个既需要保护又需要发展的城市,到底采取怎样的文化战略?它们对城市的发展是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南京城市文化战略的内容、特点,并从空间的角度,剖析文化战略对城市的影响。希望通过南京的实证研究,能够为当前中国正在力推文化战略的各大城市提供借鉴。


2、南京城市文化战略及其转向
南京的城市文化战略过去主要集中在社会文明建设,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文化旅游方面,文化战略很少与经济直接关联。但是,自从2002年8月提出“文化南京”战略以来,南京的城市文化战略发生了重大转变,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成为城市文化战略的新的目标。
 
2.1文化设施建设与文教机构扩展
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和改造,南京市兴建了一批重要的文化设施(表2),不仅改善了市民文化生活的硬件设施,而且成为新的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标志。“十一五”期间,还将投资80.85亿元用于江苏美术馆新馆、江苏国际图书中心、江苏剧院等重要文化设施建设。上述巨型文化设施建设过程大多附带城市行销策略,通过全球招标规划设计,提高设施和建筑的关注度。如南京会展中心的最终方案采用了美国TVS公司的“虎踞龙盘”方案,艺兰斋美术馆则是日本著名设计师黑川纪章的作品,江苏省美术馆新馆设计方案由德国KSP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

南京高校科研机构众多,在全国城市位居前列,建成全国重要的科教中心是南京市“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建设五个中心的目标之一。以高校为代表的大型文化机构扩展,尤其是大学城和科技园区建设,是南京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2002年初仙林大学城和江宁大学城正式启动,并与科技园联动建设,已经分别入驻高校11所和14所,占南京高校总数将近一半。文教机构在城市郊区的扩展,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教学科研条件,并且借助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政策,促成校企协作,能更好地促进高校的科技资源的产业转化,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2.2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新时期南京市实施文化战略的重点领域。2006年南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00亿元,比2005年增长37%,占GDP3.6%。文化产业和软件产业同被南京市“十一五”规划列入五大新兴产业。其中,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成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2006年召开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出台了一揽子政策和意见,在资金投入、立项、用地、税收、价格、信贷、融资、生产、进出口、社会捐助与社会保障等政策方面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2007年初,一个由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组成的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成立,标志着促进业内企业交流、整合行业资源的创意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日益成形。

政府在出台各项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通过文化企业重组,整合资源,鼓励文化消费市场发展,引入社会资本。2001年江苏省组建了广电、出版、报业、演艺4大省级文化产业集团,其中南京市广电集团被国家列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文化消费市场不断成长,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为933.81元,比2000年增长了88.15%。其中,文化娱乐服务消费高速增长,2000至2005年间增长了517.05%。大量社会资本开始投向文化产业。据统计,2005年南京市社会资本投资的演出场所、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经纪机构分别占全市总数的70%、60%和75%(李芳,李冀,2005)。

 

2.3特色文化空间营造

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城市特色文化空间营造的基础。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文化保护,90年代的旧城改造和21世纪以来的都市文化休闲空间打造,通过对历史地段的恢复和改善,对文化要素集聚地带的保护和再开发,对特定地段的重新开发,南京市已经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空间。

通过重现、整合和扩充历史遗迹和文化要素,展示和激活历史文化空间。如以夫子庙历史街区为基础的十里秦淮风光带的恢复整治;以明城墙为基础,东水关、中华门、石头城等一系列历史文化空间的串联整合。

通过历史文化景观保护与再开发,打造城市特色文化空间。如2003年开始,南京市政府对全长1.97km的长江路进行的整体改造。将保护、发掘历史文化遗迹和修复、兴建文化设施相结合,包括对“总统府”建筑群、梅园新村、国立美术馆与国民大会堂等重要历史遗迹和优秀建筑的修缮、保护和复建,以及南京图书馆新馆、文化艺术中心、云锦博物馆等重大的城市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突出长江路的文化风貌和文化功能。

结合城市特定地段改造,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或利用自然环境条件,打造新型都市文化娱乐空间。如“南京1912”和水木秦淮街区的开发建设。“南京1912”紧邻总统府,曾拥有部分年久失修的民国建筑。2002年政府将该地块作为总统府配套服务区进行招标开发。目前已经形成以民国建筑风格为标识的集文化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都市文化休闲街区。“水木秦淮”街区位于秦淮河草场门至定淮门段东岸,原为建材码头、堆场、农贸市场和大量临时建筑,结合外秦淮河滨水区的综合整治,由香港高升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006年街区建成为自然、文化、时尚交融的休闲文化街区。

 
2.4举办大型文化事件
南京市近年来发起和申办的全国性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大型文化事件,对扩大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促进大型文化体育场馆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交流,从多方面推动城市文化战略的实施。较为突出的有1995年10月承办的第三届城市运动会,2005年10月承办的第十届全国运动会,2004年和2006年主办的两届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等全国性大型文化活动。此外,从2001年开始连续举办了6届南京文化艺术节,从1996年开始连续举办了12届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但是,上述文化事件的规模、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限,与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目标差距较大。
 
3、文化战略导向的城市空间重构
南京城市文化战略不仅彰显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形象,也加剧了城市空间的重构。一方面加快城市空间外向拓展,另一方面通过城市功能空间的置换、特色空间营造和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改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3.1城市空间块状拓展
以高校建设新校区为主体的文教科研机构向城郊地区扩展,以及奥体中心建设带动的河西新城区开发,促进南京城市空间呈现块状大幅拓展。由大型文化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推动的河西新城区建设使得原先紧凑团块的城市空间连片拓展。原先位于城郊的江宁、浦口和仙林地区凭借大学城的建设以及与之关联的科技园、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而成为南京城市空间外扩的三大触角。

南京城市用地规模大幅扩张,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的300k㎡,增加到2005年的512.6k㎡,增长了70%。河西新城区和仙林、江宁、浦口地区是城市用地扩张的主体。仙林大学城规划占地47k㎡,江宁大学城占地30k㎡。目前,两个大学城师生总数均在10万人左右。加上市区内优质中小学教学资源在大学城建立分校,进一步刺激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开发,促进城市居住生活空间向这些地带延伸。

 
3.2城市魅力空间再现

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再开发,以及景观和空间的整合,将南京历史文化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形成文化意义鲜明,富有场所感的城市魅力空间。

目前,南京基本形成了由明城墙、护城河与秦淮河组成的环绕老城的带状文化边界空间。由分别代表南朝文化、明代文化和民国文化的中华路、御道街和中山大道组成城市历史文化轴线。由城东的明故宫片区、城南的秦淮片区、城北的盐仓桥片区和城中的山西路片区构成城市4大历史文化片区。其中,明故宫片区以三大殿遗址和明御道街所代表的明文化空间与原中央博物院旧址、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办公楼旧址等优秀民国建筑集中分布的中山东路所代表的民国文化空间组成;秦淮片区由“十里秦淮”、夫子庙、中华门、东西长干巷传统民居等著名历史文化空间和民俗文化空间组成;盐仓桥片区由中山北路沿线和下关大马路及滨江路优秀民国建筑构成民国文化空间;山西路片区的行政机关、高校科研院所和颐和路公使馆区较好保存了民国优秀建筑群落(周岚、童本勤等,2004)。上述文化空间已经成为南京旅游线路上的重要魅力点,每年吸引大量游客。
 
3.3文化产业集聚区域形成

从2002年南京实施的“文化南京”战略以后,文化产业发展十分活跃,是城市文化战略在经济层面上的直接体现。在城市空间上,主要表现为新兴文化产业对传统制造业的空间置换,和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形成。

在市政府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倡导以构建新型都市产业园的模式替代传统的“退二进三”模式过程中,依托工业企业或利用废旧厂区开发建设的软件、研发、设计等都市产业园成为政府推动发展的主体(表3)。市区的一些旧工业区相继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图1)。(注:图表略)

除了开发再利用老旧工业厂房汇聚文化企业之外,在科研机构集中地段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园区内,以软件开发为主体的高科技文化产业集聚区也在逐步形成。新模范马路沿线依托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十四所等,由“世界之窗”和南瑞软件产业基地构成的软件产业集聚区基本形成。依托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珠江路电子一条街,以江苏软件园为主体的广州路、珠江路软件产业集聚区初具形态。此外,位于城市外围地带的徐庄软件产业基地、宁南软件产业基地、江宁吉山软件产业基地等大型软件产业集聚区也在规划建设之中。

 

3.4标志性空间打造

大型文化设施的建设不仅凭借其建筑外观为城市增添景观标志,而且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汇集、文化活动组织和大型文化事件承办提升城市的影响力。通过凝练城市特质,塑造城市品牌,进行城市行销,为城市创造新的标志性空间和活动场所。南京市近年来兴建的以南图新馆、奥体中心为代表的一批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南京1912”和“水木秦淮”为代表的新都市文化休闲空间,以及精心打造的长江路文化街等,成为新的城市文化地标和文化体验场所,受到游客和市民的认同。在以夫子庙、中山陵、总统府等以历史文化空间为主导的南京市空间标识体系中增添了现代元素,南京的民国文化和山水空间格局也得到进一步彰显。

 

4、结论

论文基于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背景和城市经济再度复兴的后工业化背景下,城市文化战略所呈现的由文化保护转向经济发展,从城市复兴转向城市行销的转向趋势,以南京作为实证地区,分析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著名古都,科教资源丰富,同时又是重工业基地,经济发展快速,但也面临严峻的全球与区域竞争的城市,对城市文化战略的运用与结果。

  研究表明,和全球趋势一致,以2002年“文化南京”战略的提出为标志,南京的城市文化战略由以往侧重于社会文化发展和历史文化保护,转向侧重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城市文化经济策略和城市行销策略。具体表现为各种大型文化设施场馆建设,文教科研机构快速扩展,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特色文化空间营造与大型文化事件的举办。其中,高校科研机构向城市外围大幅扩展,并加强同科技企业的联结,是南京文化战略的独特内容。南京城市文化战略在彰显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同时,也加剧了城市空间的重构。主要体现在以大学新校区建设为主体的大型文化机构外迁,推动了城市空间呈块状大幅外向拓展;由于城市功能空间的置换、文化产业空间的集聚,以及城市魅力空间的再现和特色空间营造,促进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转化。

但是,和其它著名国际性城市相比,南京城市文化战略具有更多的内向性特点,在以保护、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的特色文化空间营造方面成效显著,但是更具外向性的城市行销策略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大型文化设施建设与大型文化事件的影响力都十分有限。此外,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在起步阶段,如何更好地利用城市文化资源,如何更好地结合地方传统与特色,如何更好地培育产业集群,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转载自:
http://www.chinacity.org.cn/csfz/cswh/58502.html






申明:本网站所刊载的各类形式(包括但不仅限于文字、图片、图表)的资讯仅供参考使用,部分资讯转载自其它来源,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资讯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